第四胜来了!冰壶世锦赛第5轮11-10逆转德国队,徐晓明两局

更新时间: 2025-04-23 19:09:29 浏览:2




4月1日,北京首都体育馆冰壶赛道,徐晓明带领中国男子冰壶队迎战2024年欧锦赛冠军德国队。 比赛打到第八局,比分牌上的数字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——6:10,中国队落后4分。

但谁也没想到,这仅仅是绝地反击的序幕。

一、冰壶版“绝地求生”

按赛后技术统计,中国队全场成功率仅比德国队高3个百分点,但关键第六局和第八局的两次“神操作”,愣是把德国队给打懵了。

上半场第五局结束时,比分是扎眼的7:2。 德国队主将马克·穆勒在混采区叼着雪茄和记者打趣:“或许中国队该考虑买提前返程的机票? ”现场的德国助威团举着啤酒杯唱起《欢乐颂》,摄像机扫过中国队教练席——徐晓明正拿着战术板画圈,圈里写着三个字:稳、准、狠。

什么意思?

稳:心理防线不能崩

准:每一壶都要算到毫米级

狠:抓住对手失误就往死里打

二、逆风翻盘的“三把斧”

第六局后手权,中国队二垒费学清一记“双飞”清掉红圈,三垒王智宇的悬打愣是把黄壶送到大本营正中心。 徐晓明最后一壶出手前,对着冰面哈了口气——这个习惯动作被外媒戏称为“东方神秘力量”。

结果?

精准传击打飞德国队两个得分壶

中国队单局豪取4分

德国教练气得把战术本摔在防滑垫上

马克·穆勒赛后承认:“那个红壶的旋转轨迹像中国高铁一样难以预测。

三、德国人的“至暗时刻”

第八局堪称冰壶史上的经典教材。 当德国队四垒手准备旋壶入营时,徐晓明突然叫了暂停——这个决定让现场解说员差点咬到话筒:“这时候暂停? 中国队已经没有后手权了啊!

但老徐的算盘打得噼啪响:

让20岁小将费学清重新观察冰面纹理

用手机拍下大本营壶位发给数据分析团队

三分钟内收到7条弹幕式建议

重新开赛后,中国队连续三个“打甩”把德国队的占位壶清得干干净净。 马克·穆勒最后一个壶出手时,冰刷员手抖多擦了两下——就这两下,让原本该定在红心的壶滑出大本营。

德国《图片报》哀叹:

“我们像被徐晓明装进了智能导航系统,每一步都在他的算计中。 ”

第四胜来了!冰壶世锦赛第5轮11-10逆转德国队,徐晓明两局

四、舆论场的“冰火两重天”

当比分定格在11:10时,微博热搜前五条全是冰壶:徐晓明战术鬼才、冰壶逆袭教科书、德国队啤酒白买了……

有意思的是各方反应:​

体育总局连夜发贺电,称这是“新时代中国冰雪精神的生动体现”

德国冰壶协会投诉场地冰面“存在不明凸起”

美国网友在Reddit上刷屏:“建议NASA聘请徐晓明计算火星着陆轨道”

最绝的是日本网友——他们把徐晓明P成《名侦探柯南》里的工藤新一,配文:“真相永远只有一个:中国冰壶,斯国一! ”

最后,怎么看?

完全我个人观察,粗浅三点吧。

第一,徐晓明把兵法玩出了新高度。 ​

从《孙子兵法》的“以正合,以奇胜”,到冰壶赛场的“第六局埋雷,第八局引爆”,这哥们愣是把两千年前的智慧结晶转化成了竞技体育的杀手锏。

雷竞技主页

第二,团队协作才是真核武器。 ​

当费学清打飞关键壶时,王智宇冲上去搂着他脖子喊“兄弟牛逼”;当德国队狂灌4分时,全队围着徐晓明复盘战术——没有这种“焊死车门”的凝聚力,哪来惊天逆转?

第三,中国冰雪正在改写游戏规则。 ​

从谷爱凌的U型池到徐晓明的冰壶场,中国运动员用脑力+魄力的组合拳,硬生生在欧美传统强项里撕开缺口。

尾声:冰面上的诗

一壶定江山,

十局藏玄机。

逆风何所惧?

同心即天梯!